汗多则亡其阳,汗少则病必不除。反者、转也,言转加热闷也。
是方也,乃太阳邪热入府,水气不化,膀胱表里药也。故经曰:阳明病法多汗。
较之大结胸为尤甚,此时宜急下之,或有生者;若复迁延,必至邪胜正负,形气相离,烦躁不宁,下亦死,不下亦死矣。小便不利,是水无去路,固涩日久,所以复利不止。
吴绶曰:大青龙汤,治伤寒发热,恶寒不得汗出,烦躁不安,脉浮紧或浮数者,急用此汤发汗则愈,乃仲景之妙法也。须待其里亦实而与表平,平则和,和则阳津阴液自相和谐,所以便自汗出而愈也。
小便不利,是水无去路,固涩日久,所以复利不止。医惟以心下痞,谓病不尽,复下之,其痞益甚,可见此痞非热结,亦非寒结,乃乘误下中虚,而邪气上逆阳陷阴凝之痞也,故以甘草泻心汤以缓其急,而和其中也。
如脉浮,濈然汗出,则邪还于表而解;脉数能食,则胃和而解;脉微,必大汗出而解者,以其未经汗、吐、下,其人未虚,故均不发战,津液未伤,故汗大出而解也。 表未悉解者,是因火逼汗出,而从腰以下不得汗,乃上解而下未解也。